上周国际原油现货周均价较之前一周全线下跌,但国内油价依旧居高不下。NYMEX原油期货上周均价为81.578美元/桶,较之前一周均价下跌3.818美元,跌幅达4.47%。
国际原油(热量计)出现宽幅下行,但对国内价格影响有限,由于各地柴油供应紧张,价格高位坚挺,且各地主营均不同程度实施控销策略。国内柴油基本维持在最高限价水平,局部地区有上涨空间出现补涨,汽油行情受到柴油的拉动,价格也出现上涨。上周,汽油市场上涨地区占据28%,持稳地区占据72%,华东、西南汽油价格出现补涨,其余地区全线走稳。
“上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宽幅震荡下滑,三地原油变化率也转为负向扩大,如果原油持续不振,那么节后变化率将向-4接近。”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市场分析师何杰英表示,预计长假过后市场调价预期再度酝酿,国内油价下调窗口长假后或将开启
出口价较国内零售价折让8%-12%;中石化称这种比较存偏差
在国内成品油(全自动量热仪)批发价节节走高的同时,成品油出口价却有优惠。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3月国内汽油、柴油的出口价约为5012元/吨和4644元/吨。但沈阳、北京、上海及广州四个地区93号汽油挂牌最高零售价为每吨8666元-9137元。
即便扣除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约占整个零售价格30%以上的相关税费,出口的汽柴油价格也要比国内税前汽柴油零售价折让8%到12%左右。
对此中石化回应称,这种比较存在偏差,首先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执行的地方标准相当于欧IV,而中石化出口的产品相当于欧III或以下。
此外不能用出口价与零售价相比,而应该与剔除相关税费后的国内出厂价相比。中石化表示,“成品油平均出口价格与国内剔除相关税费的出厂价相比,价格大体相当或略高一些”。
一位市场分析师则认为,实际上每次国内成品油价格面临上调预期,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就会持续上涨,而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除了受国际油价影响,还受实际供需市场变化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就很难上涨,这样国内外成品油就难免会形成价差。
厦门大学石油业专家林伯强教授表示,发改委只是规定了最高限价,价格下调由企业自己决定,问题的关键是国内的成品油市场经营主体不够,竞争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