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运行向好
今年以来,山西、内蒙古等主要产煤省份都出现较快增长,国内的煤炭(煤质分析仪器)供应量进一步增加。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17.85万吨,同比增长13%;煤炭销量完成17.1亿吨,同比增长13.8%。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全国煤炭产量34亿吨,消费量在35亿吨以上,我国煤炭供需基本平衡。
重要的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行业整合、稳定煤炭市场具有长远意义。一是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明确,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明确“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启动首批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二是行业整合稳步推进,资源利用效率将逐步提升,今年在山西、山东煤炭行业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煤炭行业整合方案稳步推进;三是运用市场手段稳定煤炭市场。今年上半年,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启动,首批储备计划为500万吨,以应对突发性的煤炭(煤质仪器)供应紧张,平抑市场供需矛盾。
另外,今年4月,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焦炭期货交易,6月份天津矿业交易所上市矿业风险勘察投资产品并首批推出蒙古国特大型煤炭项目,这些均是有效利用金融市场、资本要素市场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举措。
价格预期上涨
目前,由于受大秦铁路线检修和补充冬季库存影响,电厂积极到港口运煤。同时,北方坑口受需求拉动,逐步活跃起来,“十一”后将进入大范围存煤阶段。
进入9月份,动力煤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但南方局部出现了电煤紧张状况,存煤天数回落较快,电厂补库存的需求推动煤价淡季逆势上涨。而随着冬季用煤高峰的到来,煤炭价格或仍将持续坚挺。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秘书长董跃鹰介绍,目前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是深层次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受澳大利亚水灾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下降。
但是目前随着澳大利亚水灾的结束,国际煤价回调,国际差价缩小,我国煤炭进口量呈现环比回升的态势,目前仍维持供需基本平衡。国内受经济增长的拉动,预计四季度煤炭行业景气度仍然较高,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下游行业保持着旺盛需求。
煤炭(煤质检测仪器)价格是政府、煤企、电厂三方博弈的平衡。表面看来,政府的强势介入将缓解电企的亏损,但煤电联动合同几次出台均遭搁浅。
有关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提出不涨价要求是从大局考虑,因为煤价和电价的稳定,对控制通货膨胀及未来的经济走向至关重要。
针对政府为控制通胀预期而采取的煤炭限价措施,有分析认为,政策限价是短期的临时干预措施,不具有中长期可持续性。实际上,2011年限价仅适用于重点合约,而非现货煤销售,而且是针对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主要是给合同煤价定一个上限,对于市场价没有什么约束力。但现实是,由于市场价远高于合同价,煤炭企业经常以生产、安全原因来减少重点合同煤的供应,使得发电企业只能采购高价市场煤,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煤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