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供给的不可控性增加
事实上,引发对中国能源安全担心的不止是恩道尔的书和他的提醒,因为中国的能源安全目前正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威胁”。就在不久前的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宣布独立,而原苏丹是我国重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之一,2010年,中国来自原苏丹的原油进口量为1259.9万吨,占当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的5.26%,占原苏丹当年原油(原油量热仪)产量的一半以上。令人担忧的是,原苏丹绝大多数的石油储量位于现在的南苏丹,而出于政治因素考虑,未来南苏丹可能会倾向于把石油更多地销售给欧洲买家。另外,目前利比亚战局正进入最后阶段,就在这场由北约主导的利比亚内战即将结束,并且在欧美扶持的反对派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面对期待已久的石油资源,欧美石油巨头正纷纷涌入这个刚刚遭受重大创伤的国度。近年来,通过与利比亚正常的国际贸易,我国来自利比亚的原油进口不断增加,最近两年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3%以上。卡扎菲执政时期,利比亚石油资源被政府严格把持,从目前局面来看,卡扎菲政府倒台之后,利比亚更多石油资源可能会被欧美所控制。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目前的利比亚战争,无不证明美国确确实实是在推行所谓的“大中东”计划,以美国为主导的欧美国家正在试图控制越来越多的石油资源。
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仍然是世界三大主要一次能源,2010年,三者合计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依旧高达87.0%,其中,原油、煤炭、天然气所占比重分别为33.6%、29.6%和23.8%。目前,一次能源年消费量1亿吨油当量以上的国家中,除了法国、巴西、加拿大等少数国家以上三大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60%左右之外,其他国家这三大能源消费量占总量的比重基本全在80%以上,许多国家仍在90%以上,不同的是,有的国家是原油消费为主,有的国家是天然气消费为主,有的则是煤炭为主。2010年,中国三大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依旧高达92.1%,其中,原油、天然气、煤炭所占比重分别为17.6%、4.0%和70.5%。通过以上数据,一方面可以看出,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能源;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禀赋不同,三大一次能源在各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相差极大。
虽然目前各国都在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但是出于成本和技术等因素考虑,未来很长时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仍将是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因此,要保障能源安全,在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投入和推广应用的情况下,保障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仍然是重中之重。中科三博煤炭化验设备主要也用于测定煤炭、石油、秸秆、煤矸石、页岩、粉煤灰、炉渣、淤泥、尾矿、食料、垃圾等物质的各种指标化验。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我国原油资源储量不足,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原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与原油相比,我国天然气资源也不太富裕,天然气也不可能承担起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中流砥柱作用。相对而言煤炭资源则要丰富很多,2009年我国已查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达13097亿吨,目前尚未探明的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储量预计仍高达4万亿吨以上。因此,在石油、煤炭、天然气作为全球主要能源这一事实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在考虑到我国实际资源禀赋的情况下,未来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们只能更多地倚重煤炭。
除了资源禀赋优势之外,煤炭(煤炭测硫仪)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还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当前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双高,进口依存度尚且较低,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高达48%以上,当年煤炭进口依存度仅有4.3%。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数量较为丰富,未来煤炭产量增长潜力仍然较大,这将使我国对国内外煤炭市场走势拥有较大的主导权。二是目前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仍然是以供求为基础的,尤其是短期煤炭价格走势受供求因素影响仍然十分明显,煤炭的金融属性较弱,这是与多数大宗商品金融属性较强的重要差别所在。金融属性较弱的话,国际煤价也就不容易被欧美大投行、基金等金融集团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