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徐矿集团夹河煤矿调度室,打开感知矿山物联网GIS3.0系统,像树枝一样的11个子项目就像一棵树一样地弹了出来。人在哪、物在哪、电机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各种信息数据等等,都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来看到。
“将来通过感知矿山物联网,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随时知道煤矿中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一个煤炭开采的全过程;只需一个耳机,不需时时查看也能提前得知灾害预报信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矿大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主任刘炯天如是说。
而从9月中下旬开始至今,在中国矿大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和中矿智慧物联网科技公司的努力下,国内第一个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在夹河煤矿已经开始成功试运行近20天。
物联网催生感知矿山
矿难、矿难、又是矿难!
2010年3月14日,徐州市和矿大签订了中国矿业大学感知矿山工程研究中心协议并成立了中国矿大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依托这个中心,8月10日,中矿智慧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1月14日,国家安全总局和煤监局通过了感知矿山的物联网示范工程的技术方案,这是国际上第一个技术方案。明年6月份,在徐州煤矿局的夹河煤矿建立起第一个感知矿山的示范中心,2013年6月份,感知矿山的技术将在全国煤矿推广。 一个罩向全国煤矿安全的大网正在全面铺开。
感知矿山重在智慧
在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刘炯天向我们播放了效果展示视频。画面中,煤矿工作人员每人都随身携带一个小巧的个人安全信息终端,这是感知个人周围安全环境,构成主动安全的重要设备,它综合人员定位、安全环境监测的共同的信息终端,实现对人员的实时跟踪和信息联络,遇到紧急的情况,随身所带的仪器及时显示出合理的逃生路线。多个传感探头对矿井综采工作面、主运输、通风、提升、井下排水、光电、选煤等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健康状态、共存状态进行实时感知,还可以对设备进行检测,显示采煤机运行速度、采高、位置等参数以及液压支架的前柱、后柱、前梁情况。
目前,中国矿大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努力设计构建智慧系统,包括一个智慧化的监督体系,两个突破性技术,就是井下人员的定位技术和井下网络,三个安全自动系统包括排水、通风和井下应急救援,还有就是四个无人化的操作装备,就是采煤、掘进、运输和供电都要实行无人化。 感知矿山重在实用
基于物联网,美国提出建立“智慧的地球”,我们国家在一些地方比如上海、无锡也在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似乎是叫好不叫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推广成本太高,用户兴趣并不大。但是,恰恰从这一点看,感知矿山物联网可能要比这些应用更好。
丁恩杰说:“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感知矿山互联网”在煤矿井下,空间有限,覆盖的网络投资不大。第二,在地面应用物联网往往是"市场工程,政府行为",实际用户并不感兴趣。但感知煤矿不一样,从安全角度来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从市场的角度讲,是企业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的需要,这是企业的刚性需求。所以,感知矿山和感知地面,从发展前景来看,感知矿山可能会走在前面。"
江苏中矿智慧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生也告诉记者,感知矿山物联网将会打破物联网应用初期那种功能单一、网络独立、数据私有、缺乏标准的现状,真正按物联网所要求的开放、标准、物与物互联的方式,采用适当的矿山物联网模型架构,规范应用模式,统一数据描述方式,加强标准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
此外,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邹放鸣告诉记者,感知矿山物联网应用层将对各种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除用于对矿山各种生产与安全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外,还可用于对矿山安全生产形势评估、煤矿灾害预警与防治、煤矿安全隐患排查、矿山资源环境控制及评价等,实现对整个矿山的优化管理与安全动态跟踪。各个子系统的监控功能将采用模块化方式,可任意加入或退出应用平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生,就像煤炭化验设备一样、也全部由原来的半自动到现在的全自动万能仪器。主要功能就体现在全自动量热仪、马弗炉、测硫仪上,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打印结果,国标验证结果帮我们来判断煤的好坏。